春暖花开,宝贝如何躲避传染病?

发布时间:2019-04-12 10:17 点击: 833  发布者:管理员 

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!小草长出了绿芽,花儿也开始绽放。各种病原菌也“舒展了身体”,传染病悄悄来袭,危害着孩子们的健康。

小儿常见传染病有哪些?

1.流行性感冒

流行性感冒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,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。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,先是出现发冷、寒颤等症状,随后发烧,体温升高至摄氏39℃以上,持续3-5天,并伴有头痛、全身酸痛、疲倦、咽干、咽痛、咳嗽、咳痰、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。


2.流脑

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发病初期类似感冒,流鼻涕、咳嗽、头痛、发热等。病菌进入脑脊液后,头痛加剧,嗜睡、颈部强直、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。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,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。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。 


3.猩红热

猩红热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早期咽部充血、扁桃体红肿,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针头大小皮疹,有些象“鸡皮疙瘩”。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偶可经接触传播。儿童少年多发。


4.麻疹
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“三、三、三”,即前驱期3天: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,伴有咳嗽、流涕、流泪、畏光,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;出疹期3天:病程第4-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,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、上肢、下肢;恢复期3天:出疹3-4天后,体温逐渐恢复正常,皮疹开始消退,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。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。6个月-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,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。


5.流行性腮腺炎

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。典型症状是发热、耳下腮部、颌下肿胀疼痛,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、后、下方蔓延,可并发脑膜脑炎、急性胰腺炎等。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,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。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,预后良好,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。


6.百日咳

百日咳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,传染性极强,而且时间长。发病期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咳嗽后伴有深长的鸡鸣呼吸声(又称为鸡鸣尾声)或伴有呕吐。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。


7.风疹

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多在发病后12天出现皮疹,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时间,发热即出疹,热退疹也退,枕后、耳后、颈部淋巴结肿大。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,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。感染后基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。


8.水痘
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传染率很高。主要发生在婴幼儿,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。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,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。


9.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30多种,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(Cox A16)和肠道病毒71型(EV 71)最为常见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,表现口痛、厌食、低热、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,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,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


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?


宝爸宝妈不用担心,尽管小儿传染病种类繁多,病情复杂,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,但预防措施大体相同。宝爸宝妈只要掌握预防措施,早期发现,早期诊断,早期治疗,早期隔离,就能预防孩子传染病的发生。


小儿春季传染病的基本预防措施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:

1.居室要每天通风、保持空气流动。每天至少两次,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。

2.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是个人保护的关键。饭前便后、乘车、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,打喷嚏、咳嗽不要对着他人,应用纸巾掩盖,勤换、勤洗、勤晒衣服、被褥,不随地吐痰,个人用品切勿混用。幼儿玩具、用具定期消毒。

3.多进行户外活动,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,尤其是通风差的地下商场、游乐场所。

4.接种疫苗。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。

5.多锻炼,保证充足的睡眠,增强免疫力。注意衣、食细节。




济南市天桥区桑梓中心幼儿园
地址: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小马村217号 邮编: